养生科普 保健养生 中国导师风采

中医降尿酸 重在调体质
 来源:健康报网  浏览次数:2192次 更新时间:2019-04-03

春节期间聚餐多,不少人体检发现尿酸增高,其中不乏年轻人。如今,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,高尿酸血症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,而且日渐年轻化。高尿酸血症对身体的损伤是多方面的,如侵袭关节能引发痛风;伤及肾脏会导致高尿酸肾病、尿酸结石;累及血管壁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,造成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;损伤胰腺B细胞,可引发糖尿病。高尿酸血症与多个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,所以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。

   发病原因多样化

   祖国传统医学对高尿酸血症并无记载,金元时期的朱丹溪在《格致余论》中曾描述:“痛风者,四肢百节走痛……白虎历节风症是也”,故一般将高尿酸血症归属于中医“痹症”“历节病”“走注风”等范畴。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基础是脾肾亏虚,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、压力大、久坐少动和熬夜,湿浊、血瘀、气滞、痰凝是病理产物。高尿酸血症的病变部位在脾胃、关节、肾、脑及心。

   脾居中焦属土,主运化水谷精微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美味佳肴不断出新,过食膏粱厚味或嗜酒过度,填塞撑满胃府,脾脏变得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。饮食不节日久,造成脾运乏力,势必出现水谷精微堆积,壅滞中土酿成湿浊,内蕴脾胃愈发脾虚。“湿性黏浊,如油入面”,这是对湿邪最形象的描述。

   湿为阴邪,其性重浊黏腻,易损伤阳气、阻遏气机。湿浊流注于肾,碍滞肾脏的气化能力和排浊功能。肾主前后二便,开阖失司,则浊毒排泄不畅蕴结于内。高尿酸血症发展的过程即是阳气日渐衰弱,脾肾逐渐亏虚的过程,这也是该病中年后高发的原因。

 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人们生活、学习、工作压力的增大,情志不遂、肝气郁结、气滞不畅的情形比比皆是。“气为血之帅”,气滞多血瘀。再加上生活方式改变,久坐少动、熬夜等加重了气滞血瘀。湿浊、气滞、血瘀日久炼液凝痰。

   脾肾同治以正本

   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以健脾补肾、利湿泄浊为主,脾肾同治以正本,利湿化浊以清源。正本必先清源,湿邪不去,健脾补肾如同隔靴搔痒,隔山打牛;再根据具体病症施以理气、活血、化痰等法。

   健脾补肾不主张大热,利湿泄浊不主张大燥,因为大热、大燥易耗阴伤津。建议多用祛邪而不伤正的温和之品,如芳香化湿的藿香、佩兰、佛手、香橼等;健脾利湿药,如茯苓、白术、炒薏米等。又因该病湿浊内阻为主,故在温补脾肾的同时,加入一些利湿排浊之品,如土茯苓、秦皮、车前草、萆薢,使湿邪顺小便而出。又因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,常见气滞血瘀、痰湿互结,湿浊聚而生痰、痰湿不化,走串流注,上扰清窍,瘀阻血络,引发中风;走串入心,闭阻心络,引发胸痹。故治疗时常使用活血祛瘀之品,如丹参、白芍、菖蒲、银杏叶提取物等。威灵仙通行十二经,《本草纲目》谓威灵仙为痛风要药,《药性切用》亦称威灵仙为痛风、顽痹专药。《本草便读》提到凡藤蔓之属,皆可宣风通络。久病入络,络道闭塞,关节受累时可以选用藤类药物,临证偏热宜选忍冬藤、络石藤,偏寒则选鸡血藤、青风藤。

   湿邪重浊黏腻,致使病情反复发作,缠绵难愈。不方便服用中药汤剂时,我院自制除湿丸和中成药四妙丸也是不错的选择。四妙丸取自元代《丹溪心法》中的配方,方中含有四味药,其中苍术燥湿健脾;黄柏清热燥湿,有很好的抗炎作用;牛膝补肝肾,强筋骨;薏苡仁祛湿热,利筋络。四味药合用,既可减少尿酸合成,也能促进尿酸排泄,实为治湿热痹症之妙剂。

   病例分享

   李某,男性,38岁。半年前体检发现高尿酸血症,1个月前突发左第一跖趾红肿热痛,诊为痛风,服秋水仙碱后减轻。5天前吃火锅后痛风再次发作,不能行走,纳可,二便调。舌红,苔黄厚腻,脉弦。查:尿酸579μmol/L。辨证:湿热内蕴,脉络闭阻。治法:清热利湿,消肿止痛。予藿香15克,茯苓15克,白术9克,佛手9克,木瓜15克,金钱草15克,土茯苓15克,白芍15克,炒薏米15克,威灵仙12克,牛膝15克,鸡血藤15克。

   服药七天后,肿痛明显缓解。诉平日足跟隐痛,舌质红苔薄黄,脉弦。上方去威灵仙,加桑寄生15克,继服14剂。再诊诸症消失,复查尿酸在正常范围。

   急性痛风病机为湿热内蕴,气血瘀阻。湿热浊毒阻滞关节,导致关节红肿热痛,稍动痛甚。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,泄浊化毒,理气化瘀通络。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,再诊时更注重调护脾肾,邪去正安,病情稳定。

   临床上应用中医药调理体质,在减轻高尿酸血症对机体各种损害的同时,还可以有效防止湿浊之邪死灰复燃,使患者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,有事半功倍之效。

【首页】  【返回】
上一篇:窦金辉:复方植物药或是中药研发突破口
下一篇:咳嗽缠绵不止? 养肺别忘健脾祛湿